自2013年开展“五水共治”以来,我市水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提升。2016年,县控以上监测断面Ⅲ类水比例为98.7%,较2013年提高了15.4%,全面消灭了Ⅴ类和劣Ⅴ类水断面,提前完成了省定目标,连续三年夺得省治水最高奖项“大禹鼎”,成为全国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生态县(区)全覆盖的国家生态市。但是,目前我市水环境尚处于一个十分脆弱的平衡状态,稍有松懈极易引发反弹,亟需引起高度重视,具体体现在:
一是蓝藻污染不容乐观。受“引江济太”和太湖水倒灌影响,蓝藻所带来的水质污染依然存在。同时,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的不彻底,导致城市内河的蓝藻污染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改观。
二是支流水质有待改善。众多小河道由于水体流动性差,自净功能弱,又不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,导致水质状况较差,对干流水质造成一定影响。同时,部分村域河道由于经历多年变迁,逐渐成为断头河,村民长期形成的河边洗涮等不良习俗更是加重了水体污染。
三是养殖污染尚存隐患。散养畜禽和鱼塘废水的无序排放尚未得到全面控制,尤其是目前鱼塘养殖密度大,抗菌素等鱼药大量使用,对水质所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。
四是上游来水影响较大。京杭运河途经杭州进入德清,长期以来,武林头、荷花坟等入境断面水质一直较差,均处于Ⅳ类-Ⅴ类水之间,加之德清雷甸一带本身为工业重镇,治理压力较大。
今年,省委、省政府提出了要以铁军精神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的工作目标,市委、市政府更是提出了要全面打响市控监测断面Ⅳ类水体歼灭战。改善水质目标是压力,更是动力,面对目前尚存的各类水环境污染隐患,提出以下几点建议:
一、主动出击,切实加强内河周边环境整治
一是排查城市内河两岸环境,对于违章建筑和垃圾堆场坚决予以拆除、搬迁。二是鉴于阳台废水对于城市内河的污染,建议拨付专款,加快推进旧城区居民住宅小区阳台下水管路的改造。三是严把新建小区的工程验收关,将工程质量与地下污水管网建设质量置于同等位置,坚决杜绝接污不到位等问题。
二、各个击破,全面切断农村水质污染源头
一是将散养畜禽废水治理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范围,通过增加前处理、扩大终端运行规模等技术手段解决进水浓度过高、水量不稳定的难点问题。二是在南浔区菱湖镇等鱼塘集聚区,积极推广稻田养鱼、鱼-鸭混养等新型养殖技术,试点推行鱼塘废水治理,为下一步创新开展鱼塘废水综合治理积累经验。三是落实责任,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维管护,确保出水水质达标排放,巩固三年治理成效。
三、提质增效,着力实施支流河道水质治理
在保持干流水质稳定达标的基础上,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支流,通过“三改一拆”、美丽乡村建设与小河道治理的有机结合,加强河道疏浚与生态管理,全面打通村域内断头河流,增加水体流动性,提高水体洁净度。同时,通过“以奖代补”等政策措施,加快集镇镇区和中心村生活污水主管网和毛细管网建设,提高生活污水截污率、处理率。对未完成截污纳管任务的乡镇实施限批政策,停批新增涉水排污量的建设项目。
四、协调沟通,协商建立上下游联动机制
创新工作机制,与杭州市协商建立市际交界断面上下游联合监测、联合巡查、数据共享的联动机制,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通报,打破单方治理成效甚微的困境,逐步改变京杭运河水质长期不稳定的现状,为全面消灭Ⅳ类水监测断面提供保障。